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证券 > 新股 >

马可波罗欲闯IPO需先“过三关”:业绩下滑、大客户爆雷 涉嫌突击分红

2024-05-15 19:07 来源: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来源:雪山财金

5月10日,深交所官网发布公告,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5月16日召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可波罗”)首发上市申请。

 

深交所网站显示信息,马可波罗于2023年3月2日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获受理,预计融资金额31.5793亿元。

《雪山财金》发现,马可波罗是近3个月以来,第一家上会的公司,也是引用修订后的上市新规第一项标准的公司。

然而,马可波罗此次闯关IPO,却充满变数。从公开资料来看,马可波罗至少要通过三大拷问,及格才有希望成功过会:业绩下滑、大客户暴雷、涉嫌上市前突击分红。这三大拷问每一个都触及灵魂,可谓之致命。

首例按新规标准上会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上交所上一次发审会议日期为2月5日,深交所上一次发审会议日期为2月7日。2024年春节以来,A股已连续三个月没有IPO公司接受上市委的审议。随着马可波罗公司即将接受深交所审核,意味着交易所开始逐步恢复IPO及再融资发行审核。

马可波罗在上会稿中,已经引用了新修订后的上市新规第一项上市标准,即“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相比修订之前,主板第一、二套上市标准的净利润、现金流、收入指标,第三套上市标准的预计市值、收入等指标均有提高,以此进一步拔高主板大盘蓝筹的业绩门槛,与创业板、科创板之间的业绩差距进一步拉大,并更加强调在业绩规模上的稳定性。

业绩下滑或增加上市不确定性

但是,恰恰是最近2年业绩下滑,为马可波罗能否成功上市,蒙上了第一层阴影。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马可波罗的业绩保持上涨,营业收入从 81.3亿元增至93.65亿元,归属净利润从9.84亿元增至16.53亿元,增速较快。

但是随着房产行业的全面不景气,从2022年开始,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7.52%,净利润下滑8.40%;2023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但归属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13.53亿元,同比下调11%。

可见虽然马可波罗近三年营收规模在85亿-95亿之间浮动,但净利润却呈现逐渐下滑,平均每年下滑一个多亿,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萎缩。

业绩下滑趋势到了2024年也没有改善的迹象。今年一季度,马可波罗实现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滑16.01%;归属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16.03%,下滑幅度进一步拉大。

马可波罗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至37.5亿元,同比下降约为12.17%至16.86%;预计归属净利润约6.3亿元至7.1亿元,同比下降8.06%至18.42%。

在交易所问询中,业绩表现也是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交易所要求马可波罗分析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或大幅下滑的风险;说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并分析未来的发展空间及可持续性。

但是,作为与房地产高度关联的行业,建筑陶瓷业的未来走向受房地产行业景气的影响相当大,马可波罗的业绩下滑局面,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大概率看不到扭转的迹象。这将成为马可波罗此次冲刺资本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

多家大客户爆雷

房地产行业的寒气,也直接体现在马可波罗大客户名单上。大面积的房地产客户爆雷,直接导致了马可波罗最近三年净利润显著下滑。开一句玩笑话,马可波罗的大客户名单,几乎就是中国房地产企业暴雷名单。

 

例如招股书显示,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大暴雷案的恒大地产,就于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3年蝉联马可波罗销售收入第二大客户。仅2023年度,恒大地产一家的销售金额为3.99亿元,而这笔高达3.99亿元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已经没有要回来的可能。招股书第382页的“关联方转让债权具体金额及坏账计提情况”中显示,恒大地产2021年的债权5.10亿元被100%计提坏账;

又如,在马可波罗招股书中的“关联方转让债权具体金额及坏账计提情况”中,提及了雅居乐地产。其中2021年应收款项1622.96万元,按80%计提坏账,主要系债权转让时,相关房产无法办理网签备案手续;2022年应收款项307.50万元按30%计提坏账,主要系债权转让时,雅居乐已经将同等市场价值的房产办理完毕网签备案手续,公司考虑房产未来处置可能产生的税费及价格下跌风险按照30%计提坏账。

而截至2023年末,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99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0.45%。公司的应收款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等工程类客户。

此外,马可波罗的这15.99亿元的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面价值计算的,通过对坏账准备进行计提,其2023年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是26.48亿元,坏账准备为10.49亿元,计提比例高达39.61%。

马可波罗解释称,公司针对部分债务违约风险较高的涉房客户的应收账款采取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审慎地将坏账损失风险考虑在内,对应收款项进行单项计提。

马可波罗2023年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名单显示,融创地产、绿地地产、时代地产、阳光城地产、卓越地产、世茂地产、蓝光地产、雅居乐地产、金科地产、华夏幸福、碧桂园等十几家知名地产企业均为马可波罗的客户。其中,有10家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100%,数量惊人,融创地产的账面余额最高,为1.51亿元,坏账准备达到1.33亿元,计提比例为88.19%。

马可波罗提示,由于公司下游房地产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环境或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以及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公司营业利润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应收账款庞大且坏账率居高不下,是马克波罗本次IPO无法避免的一个风险。

涉嫌突击分红

尽管业绩下滑,但是马可波罗在“分钱”方面却突然很大方。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2022年,马可波罗分别向全体股东给予现金分红5亿元、3.2亿元,占当期合并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 30.24%、21.30%。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股东会审议分红后,5月马可波罗就发起了上市申请。而在2019年至2021年,马可波罗业绩快速上涨却仅仅分红8000万元。

对此,马可波罗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根据公司经营情况保持利润分配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了现金分红,兼顾公司可持续发展及维持员工稳定性,考虑中小股东和原始股东的分红需求。

但《雪山财金》认为,马可波罗公司在净利润连续下滑的年份选择高额分红,而且时间点还抢在发起上市申请前夜,有“突击分红”之嫌。

所谓“突击分红”,就是指公司在某些特定时期突然大幅度地向股东支付股利。今年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了有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以及“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四项政策文件。

其中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到,企业上市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募投项目资金规模要合理且要做好短中长期规划,不得搞突击的“清仓式”分红,“关键少数”要有良好的“口碑声誉”。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