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企业 >

西麦食品集团斩获多项大奖,药食同源创新成果获行业权威认可

2025-03-24 14:34 来源: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2025年3月22日,第二届中国大健康食品产业生态大会在成都缇沃丽酒店隆重举行。大会由华糖云商、食业头条、量贩零食促进会等联合主办,汇聚千余家食品产业链头部企业、渠道商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大健康食品产业新趋势、新生态。西麦食品集团凭借其在燕麦药食同源领域的深耕与创新,一举斩获“中国大健康食品产业年度畅销产品奖(药食同源)”及“全国春季明星产品”双项殊荣。此外,作为全球第一中国燕麦谷物品牌*①,西麦凭借其行业开创性技术成果,获颁“低GI燕麦麸皮中国开创者”*②认证,以多项权威认可成为本届大会焦点。

权威奖项印证行业领军地位

本届大会以“共创大健康”为主题,聚焦药食同源、精准营养等十大健康赛道,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参与。

西麦食品集团旗下明星产品“有机胚芽燕麦片”凭借“珍稀胚芽 生态有机”的核心优势,以90%的留胚技术从千余款参选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春季明星产品”奖项。此外,西麦燕麦药食同源系列产品(七白、八珍、黄芪人参、燕窝银耳燕麦片)凭借精准的功能定位与市场表现,荣获“中国大健康食品产业年度畅销产品奖(药食同源)”。大会评审委员会评价称:“西麦不仅延续了燕麦产品的健康基因,更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化应用,为燕麦药食同源品类开辟了新增长路径。”

开创性认证:低GI燕麦麸皮中国开创者

作为国内率先专注于低升糖燕麦研发的品牌,西麦食品集团始终秉持“服务万众健康”的使命,深耕燕麦全产业链研发三十余年。通过不懈努力与持续创新,西麦突破技术瓶颈,开发燕麦皮芯分离技术,成功研制出升糖指数(GI值)行业新低的燕麦麸皮产品,填补国内低GI燕麦麸皮市场空白。

这一开创性成果不仅斩获国家发明专利,还相继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营养师心选健康好物科学食养控糖奖”,成为行业技术标杆。评审专家高度评价:“西麦以科技重塑健康食品价值,其低GI燕麦麸皮不仅满足糖尿病及控糖人群的核心需求,更推动了全行业向精准营养领域升级。”

西麦食品集团负责人表示:“从原料种植到工艺创新,我们坚持全链路科技赋能。‘低GI麸皮中国开创者’的认证,是西麦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更是对消费者科学控糖需求的深度回应。”

科技赋能,重塑健康食品价值标杆

西麦食品集团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其获奖产品“有机胚芽燕麦片”展现了多项行业领先突破:

“专利工艺”:自主研发低温烘烤+皮芯分离技术,燕麦留胚率高达90%,远超行业标准。

“产地保障”:专属有机种植基地位于北纬35°50'~44°0'黄金地带,通过683项农药残留检测,并获中国、美国、欧盟三重有机认证。

“营养升级”:100%全谷物配方,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E、B族和烟酸等抗氧化成分,精准满足现代消费者营养需求。

生态共建,引领产业升级浪潮

西麦食品集团以“开放共享、创新协同”为核心理念,提出三大协同战略:

跨界融合:以“燕麦+”为创新引擎,联合营养学专家与医疗机构,开发覆盖早餐、办公、运动等多场景的功能型产品矩阵。

全域联动:与量贩零食品牌、社区团购平台等新兴渠道建立战略合作,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全渠道精准渗透。

科研驱动: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推动健康食品从传统谷物向科学化、个性化解决方案升级。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西麦食品集团以双奖及“低GI燕麦麸皮中国开创者”认证为起点,通过科技创新与生态合作双轮驱动,为消费者提供更科学的健康解决方案,同时为中国大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①2023年6月19日,欧睿国际为西麦颁发中国第一的燕麦谷物品牌。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西麦是连续4年全球第一的中国燕麦谷物品牌,2022年中国大陆燕麦谷物零售市场规模约110亿元人民币,其中西麦的市场份额约达20.5%,为中国第一的燕麦谷物品牌。数据来源:欧睿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按2022年各品牌于中国大陆内的燕麦谷物零售额统计;燕麦谷物定义为以燕麦为主要成分的谷物产品,一般包含即食燕麦谷物和冲煮类燕麦谷物产品,于2023年6月完成调研。

*②数据来源:尚普咨询集团;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含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范围内,全渠道市场,各燕麦麸皮产品上市时间与创新情况,得出:西麦“中国低GI燕麦麸皮开创者”;燕麦麸皮指以燕麦为主料,经籽皮分离得到的麸皮(或直接以燕麦的麸皮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过熟制、干燥等工艺制得的产品;低GI产品指符合《低GI食品认证实施规则》,且获得由具备开展低GI食品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颁发的《低GI食品认证证书》。统计时间:我国低GI燕麦麸皮行业起源至2025年3月20日;本证明于2025年3月完成调研。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