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国内财经 >

CSEAC 2025携中国芯“拥抱芯世界”大步前行

2025-09-09 23:09 来源: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阅读:

2025年9月4日至6日,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继续在无锡书写辉煌。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众多行业精英齐聚。本届展会以“做强中国芯,拥抱芯世界”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半导体关键设备、支撑配套设备、核心部件、关键材料以及新兴材料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创新进展。

党组成员孙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理事长、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晋荣,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志尧,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工信部电子科技委专家委员李晋湘,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志越,江苏省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无锡市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平,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光泉,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存忠等多位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备受瞩目的首部中国芯AI影片首映仪式举行,为大会拉开了精彩序幕。“首部中国芯AI影片”带着现场观众穿越时空,回顾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奋斗历程,并展望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未来蓝图,带大家一同拥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芯世界”。

20场专题论坛紧扣产业热点,围绕先进制造、先进材料、先进封装、智能传感、设备仪器与科研教学、光芯片、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产业投融资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2场董事长论坛 热度颇高,汇聚超50位IC企业精英,大咖齐聚谈芯,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与思路,展现了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

CSEAC在今年首次引入“风米IC精英大讲堂”,聚焦AI算力集群、先进封装检测、热管理材料三大半导体核心赛道。风米IC精英大讲堂上不仅提供全链条技术解析,更着重能力沉淀案例,助力从业者抢抓产业跃迁机遇。

CSEAC 2025深度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生态体系构建,今年首次规划了人才专区及产教融合系列活动。30所高校(院校)携科研成果亮相人才专区,带来前沿科研成果及转化应用案例。100家参展单位发布千余岗位,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新凯来等十余家企业现场宣讲,活动吸引了数百名高校学生及求职者到场参与。这种“以展促产、以产聚才”的模式,正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注入持久动力。

CSEAC的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广受展商认同

CSEAC 2025在规模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馆增加至7个,总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1130家,展出面积与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届新高。展会增长的数据充分反映了行业内外对“CSEAC”的认可与热切期待,更映射出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产业的高热度,以及不屈不挠打破枷锁的决心。

展会现场,创新成果与尖端产品交相辉映。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中微公司、拓荆科技、新凯来、芯上微装、中科飞测、先锋精密、晶盛机电、富创精密、陛通半导体、屹唐半导体等业界领军企业和众多优质企业齐亮相。

全球聚力共探半导体创新路径

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海外企业竞相加入,Nikon、SUSS、ULVAC、Hitachi High-Tech、赛默飞、基恩士、Honeywell等国际知名企业悉数到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论坛”上,中美德日韩印等国专家共议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等前沿议题,印证了“开放合作”才是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共赢的必由之路。CSEAC作为推动者,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期待与更多全球厂商及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论坛荟萃凝聚智慧之光

为期三天的展会,1场主旨论坛、9场圆桌对话,20场高水平专题论坛,超200位业界权威嘉宾作了报告演讲。通过企业上下游对接,全方位呈现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生态活力。

从“一馆独秀”到“七馆联动”,展商数量从三位数跃升到四位数,从“区域聚焦”到“全球共振”,回眸首届CSEAC,如今的展会规模扩张超十倍,传播声量达数百万级。这些数字不仅是市场热度的注脚,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底气。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年度性展会,我们深感荣幸能与各位展商、嘉宾共同见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成长。当国内外展商预定下届展位的热情如潮,当活动的话题热度和讨论氛围持续高涨,当展会带动产业的集聚效应愈发显著,一个“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展会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成型。

截至9月6日下午15点,CSEAC 2025参观总人次129625,其中观众人次为105023,展商人次为24602。

来源:华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