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泉青瓷到新疆酿酒 《新民族舞大会》2用舞蹈串起大半个中国
2025-09-08 08:06 来源: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阅读:次
灯光渐暗,一座巨型青瓷碗装置立于舞台中央;音乐声起,着绿衣的“茶叶”舞者如水流般缓缓涌动。这不是在博物馆,也不是在民俗村,而是在《新民族舞大会》第二季的舞台上。此前,节目组已深入新疆阿克苏的峡谷、克拉玛依的黑油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完成三期户外实景录制;而自第四期起,舞台回归演播室内,以更凝练的视觉语言延续“文旅+舞蹈”模式的探索。一场以身体、光影和场景共筑的非遗叙事,正由此徐徐展开。
9月5日,《新民族舞大会》第二季“非遗造梦”主题舞蹈竞演播出。该节目延续“文旅+舞蹈”模式,却并未止步于实景拍摄,而是将“地方性”与“文化现场”经过提炼、转化,最后舞台之上呈现,通过舞者、光影、服装、造型与舞台装置的协同叙事,构建出一个又一个非遗的“时空剧场”。
舞蹈《沁骨》
在演绎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沁骨》中,舞台以抽象而写意的方式重构了“瓷”与“茶”相遇的空间。演员身着不同层次的绿色服装,象征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生命姿态。灯光模拟水流与釉色之光影变化,投射出青瓷如玉似冰的质感。而当舞者从象征青瓷巨碗的装置中缓缓流出,观众仿佛目睹一场“茶入瓷骨”的馨香仪式。
舞蹈《畲?传奇》
畲族婚俗舞蹈《畲?传奇》则通过服装与造型强化文化真实感,新娘与伴娘群舞身着红色民族服饰,银饰随舞步清脆作响;母亲角色则以深沉的黑色压住舞台,视觉对比中传递出畲族婚仪中深厚的情感层次。舞台后方逐渐浮现的凤凰图腾,不仅呼应畲族源起凤凰山的族源记忆,也赋予仪式以神圣的文化内涵。
舞蹈《荔绣长安》
《荔绣长安》更以“双重视觉叙事”构建非遗时空。一边是绣娘绣郎身着唐风服饰飞针走线,另一边“唐玄宗”“杨玉环”用舞步中展开盛唐气象。灯光聚焦于指尖与彩线之间,忽而又扩展至整个舞台,示意“小技艺”与“大历史”之间的宏大关联。而《酿》中,舞台以光影变幻与踏地声响模拟酿酒的劳作现场,从独饮至共酿,从幽暗至明亮,完成一场从技艺至精神的升华历程。
?舞蹈《酿》
这些作品共同揭示出“文旅+舞蹈”的深层理念,文化记忆的唤醒,未必发生于真实山水之间,亦可通过高度提炼的舞台符号达成。舞者的身体已不仅是表演的载体,更是文化本身的动作性存在;灯光不只为照明,而是非遗意境的延伸;服装与造型非外观之复原,实为身份与情感的视觉隐喻。
非遗在这样的舞台上,不再是遥远而静止的“遗产”,而成为可沉浸、可体验、可共情的当代叙事。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文旅未必总是“走向远方”,文化现场亦可在剧场中重建、重构、重生。而当观众席灯光亮起,或许有人已开始期待,下一程,去龙泉看青瓷如水,去霞浦见畲婚如歌,去广东抚摸粤绣如岁月般绵长的金线,还要去新疆饮一杯葡萄美酒。
来源:华南财经网 作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