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党员赋能改革发展的“裂变效应”

改革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党员不仅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引领者、推动者。党员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搭建实践平台、优化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广大党员深度参与推动改革发展内在潜能,使个体能量充分释放并产生链式反应,形成“裂变效应”。
强化“思想引擎”的牵引作用,激发党员投身改革发展的内驱力。信念是力量的源泉。释放党员赋能改革发展的“裂变效应”,首要在于点燃其内心的“思想引擎”,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自觉主动为之奋斗奉献。要通过“三会一课”等制度,采取系统学习、专题研讨、深入宣讲等多种形式,使党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投身改革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学习先进典型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凝聚起为改革发展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经常性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党员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而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
搭建“实践熔炉”的锻造平台,提升党员推动改革发展的硬实力。“裂变效应”的释放,离不开能让能量剧烈反应、充分释放的“反应堆”。为广大党员搭建广阔多样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是将其内在潜能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是产生“裂变”的物质基础。要创设“攻坚一线”的实战舞台,鼓励和支持党员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在攻坚克难中释放巨大能量。要构建“创新探索”的试验空间,鼓励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尝试新路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拓展“互联互通”的协作网络,积极搭建跨领域、跨层级、跨区域的党员交流协作平台,产生更大范围的“裂变”反应。
优化“激励催化”的赋能机制,增强党员献身改革发展的持久力。持续“裂变”需要稳定的能量供给和良好的反应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持续激发党员活力,保障其献身改革发展的行动持久而稳定,确保“裂变效应”源源不断、久久为功。要健全“实绩导向”的考评体系,树立起“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定奖惩”的鲜明导向,让那些在改革发展中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党员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要强化“典型示范”的引领效应,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发挥榜样巨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要做实“关怀激励”的保障措施,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更加自觉地、持久地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宏伟大业。(刘关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