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击剑协会召开器材认证工作会议暨击剑装备科技发展国际交流会

2025年4月8日,中国击剑协会在江苏丹阳组织召开器材认证工作会议暨击剑装备科技发展国际交流会。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国内击剑器材行业秩序,提升击剑运动装备的安全性与科技水平,来自国际剑联代表、东华大学技术专家、全国各地的击剑器材生产厂商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参会共商击剑行业器材装备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击剑器材认证标准、安全性能优化、击剑器材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在讲话中强调:器材安全是保障运动员健康和赛事公平的核心基础。他指出,协会将加快完善器材质量认证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严格把控生产、检测、流通等环节,切实为击剑运动参与者提供“安全盾牌”。同时希望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击剑器材领域也要充分运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赋能,助推击剑运动快速发展和击剑文化快速推广。
为直观展现国内击剑器材的研发生产情况,会议组织参观了丹阳市斯鲍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家击剑服行业标准(编号为FZ/T74003-2014)的“主要起草单位”,且是经中国击剑协会认证过的器材供应厂商中唯一一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起草单位;同时该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实现“布料研发-纺织成布-防护服织造”全链路生产的击剑器材企业。该公司近年来通过不断研发,其生产的800N击剑防护服面料获得了国际剑联(FIE)和欧盟(CE)双重认证,实现了击剑装备在抗冲击性、透气性及轻量化领域的突破;同时,该公司生产的镍丝和银丝可洗金属衣处于行业国际顶尖水平。国际剑联副主席唐纳德·安东尼现场观摩了从面料纺织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对国产装备的技术进步给予了高度评价。协会负责人表示,支持本土企业科技创新是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在交流环节,东华大学刘若华教授说:“基础研究-工艺开发-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是近几年从事击剑防护服面料研发的深切体会;我们开发出的目前世界唯一的高效轻薄型银丝金属衣面料,首创了纳米银离子梯度沉积技术制备方法,具有轻薄、柔软特性的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刘教授同时表示,将以技术为盾、以创新为剑,不仅要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上继续精益求精,也将聚焦智能化升级、环保化转型及个性化定制三大方向进行攻关,研发集成柔性传感器的智能传感击剑服,以实现可实时监测防护层完整性;开发生物基环保可降解防护材料、推出碳中和击剑装备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实现AI辅助设计系统,建立运动员体型数据库,开发个性化防护解决方案以实现"一人一版"精准防护等。
多位行业代表及高校专家教授,结合实践经验建言献策,呼吁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击剑器材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政府相关部门也表示,将会持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共赢。中国击剑协会表示,未来将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助力中国击剑器材走向世界舞台。
本次会议通过政策研讨、实地考察与技术交流,为击剑器材行业的规范化、科技化、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击剑协会将持续强化行业引领作用,以安全为基、创新为翼,推动击剑运动生态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