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牛策 | 完善乳业“蓄水池” 蒙牛推动疫后乳业健康发展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如何提振疫后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话题。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乳业,链条长、环节多,疫情影响下遭受冲击较为明显。针对如何推动疫情后乳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来自蒙牛研发创新部的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在建议中提出,通过加快发展乳酪产业、鼓励企业生产经营浓缩乳、提升乳品深加工水平等措施,开拓乳品消费新领域,完善乳业“蓄水池”效应,推动乳业生产消费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国民营养健康。
疫情暴露“短板” 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
疫情影响下,乳业遭受较大冲击。数据显示,乳业上游奶牛养殖收入下降30%,中小牧场资金回流困难,乳业下游销量下滑。2月以来,蒙牛等乳企为稳定上游养殖,大量喷粉,消化多余原奶,行业日均喷粉奶量最高时达1.8万吨/日。
而在境外疫情大爆发后,尤其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产奶国家和地区均爆发了疫情,对原料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粉行业构成严峻挑战。
史玉东认为,此次疫情凸显出中国乳业长期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一是产业布局不平衡,“北奶南运、北奶西运”的格局长期存在,二是疫情带来的全球停产停工造成苜蓿、大豆等饲料饲草出口国运输困难、成本上升,三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生产原料乳清粉和乳铁蛋白、乳糖等配料严重依赖进口,疫情影响下成本进一步上升,四是产业缺乏应急体系。
做强奶酪品类 完善乳业“蓄水池”
在疫情冲击全球乳业的背景下,中国乳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加速生产消费结构性改革,建设产业“蓄水池”。
史玉东建议,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本土奶酪产业,无论应对疫情等灾难性事件,还是解决我国产奶旺季、消费淡季的供需矛盾,奶酪产业都可以作为“蓄水池”,缓解原料奶过剩问题;通过支持鼓励企业生产经营浓缩乳,并允许其作为主要乳原料在调制乳和发酵乳等产品中使用;发展乳品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不仅能够获得乳铁蛋白、乳糖等婴幼儿配方粉生产配料,解决婴配粉配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可促进乳业创新升级发展。
作为国内乳业领军企业,蒙牛在很早之前便已开始奶酪及乳品深加工领域的布局。在近日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2020年中国品牌力指数品牌排行榜奶酪棒/条类别中,蒙牛产品位列第一名,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乳企的实力。
完善益生菌审批 推动国民营养升级
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鼓励人群多吃奶类,特别是酸奶,乳制品中的优质蛋白及酸乳中的益生元、益生菌能够有效改善营养健康状况,为预防或治疗疾病提供有效帮助。
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更看重营养健康功能的消费品。今年一季度,国内唯一一款获得"健字号"认证的保健品益生菌酸奶"冠益乳"小蓝帽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也为蒙牛带来更多消费一线的反馈与启示,其中就包括:益生菌乳制品目前市场上产品众多,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真正有效的益生菌乳制品;目前国家保健食品审批流程过长,基本需要5年左右。
史玉东建议,加快保健食品审批,特别是提升免疫力类产品,如益生菌、益生元保健食品。合理调整我国的保健品管理模式,以给消费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加快企业的功能食品上市,从而多方面促进乳业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