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正文

温州乡村振兴杭城亮相,“两带”共筑绿色生态圈

2019-11-27 16:40作者:综合来源:东方财经网

2019年11月26日,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娄绍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阮云富,温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邱小侠,温州市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亨利,永嘉县委副书记张贤孟出席发布会。温州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两带”建设重点乡镇负责人以及中央、省、市、县42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率先启动“两带”

发布会上,娄绍光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温州率全省之先启动“两带”建设,在全市布局10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陆地跨区域乡村振兴精品带和洞头全国“两山”实践创新海岛样板;聚焦十一个“生态休闲重点区块”,实施生态大保护工程、休闲旅游品质工程、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工程、美丽乡村升级工程和交通发展基础工程,努力将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打造成温州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认为,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积极对接全省大花园建设,定位“国内著名休闲度假目的地”,实施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升级等五大工程,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将美丽乡村精品村、景区村、善治村、田园综合体等串点、连线、成片,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精品带,新时代美丽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这是温州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特色所在。通过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赋新能,通过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补齐短板,通过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正能量,这些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对于此次“乡村振兴”成果的亮相,温州市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亨利说:温州是吃“改革饭”长大的,持续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点,承担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2-2016年)、农民合作组织“三位一体”和“瓯海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2017-2019年)等改革经验作为全国典型推广。下一步,温州的农村改革将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更多地推动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金融、经营主体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二是把“两带”建设成农村改革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让改革与项目推进、品牌推广、美丽乡村建设产生叠加效应;三是始终抓住农民增收这一根本,无论怎么改革,始终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两带”共筑绿色生态

两年来,温州依托“两带”建设,走出了蹄疾步稳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招引艾米会等102家知名工商企业投资乡村产业项目,推动社会资本下乡190亿元,落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278个,有效带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乡村新业态发展。成功发布“瓯越鲜风”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

温州依托“两带”建设,打造了诗意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集群。建成5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2个、3A级景区村134个。首创“最美村”“最脏村”联合评选机制,纵深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完成农村公厕改造10556座,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1967个,6个县(市、区)荣获2018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两年来,温州依托“两带”建设,擦亮了“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两带”上相继涌现了“三位一体”、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农房抵押贷款、民营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等一批先进改革经验。今年又新增“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改革”“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改革”等3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

两年来,温州依托“两带”建设,构筑了文明和谐的乡村生活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打造了丧事简办乐清模式、婚事新办鹿城样本、乡风文明苍南典型、殡葬改革永嘉经验,乡村风气为之一新。大力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两年共建成文化礼堂1339个,累计建成2515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两年来,温州依托“两带”建设,夯实了党管农村的基层治理基础。持续深入开展“红色领航”系列行动,打造了“瓯江红”党群服务品牌,打赢了村社组织换届“回头看”、村级老协规范提升、宗教事务管理等几场硬仗,去年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跻身全省前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跃居全省第一。实施“千名干部联千村”专项行动,全市落实联村指导员4251人,实现干部联村全覆盖。率全省之先推出“帮农云”农村诉求在线处理平台,办理满意率100%。

两年来,温州依托“两带”建设,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两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8亿元,撬动各类社会资本3.5亿元,带动帮扶低收入农户1.66万户;完成异地搬迁3.99万人,列全省首位;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实现全覆盖,低收入农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16.1万人、列全省第一。全市所有村年收入到达15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